光電傳感器檢測技術
一、光電傳感器概述
1.定義 1.定義 通常是指能敏感到由紫外線到紅外線光的光能量, 通常是指能敏感到由紫外線到紅外線光的光能量,并 能將光能轉化成電信號的器件。 2.結構 2.結構 光源、 光源、光學元件和光電變換器三部分組成。 3.工作原理 3.工作原理 被測量使光源發(fā)射的光通量變化→ 被測量使光源發(fā)射的光通量變化→光電變換器接受到 的光通量相應變化→輸出電量也作相應地變化。 的光通量相應變化→輸出電量也作相應地變化。 4.優(yōu)點 4.優(yōu)點 結構簡單、體積小、響應快,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結構簡單、體積小、響應快,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二、光電效應
定義
光照射在物體上可看成一連串具有能量的光子對物 體的轟擊, 體的轟擊,物體吸收光子能量產(chǎn)生相應的電效應。
光子能量
E = h? f = h?
光的 頻率
C
光速
λ
光的 波長
式中h=6.626× 式中h=6.626×10-34 J·S,為普朗克常數(shù)。 h=6.626 S 為普朗克常數(shù)。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三、光電效應的分類
通常光照射到物體表面后產(chǎn)生的光電效應分為 外光電效應和內(nèi)光電效應。 外光電效應和內(nèi)光電效應。
1.外光電效應 1.外光電效應
外光電效應(1887/赫茲/德國):光照射固體而從 外光電效應(1887/赫茲/德國):光照射固體而從 赫茲 ): 表面逸出電子的現(xiàn)象,稱為外光電效應( 表面逸出電子的現(xiàn)象,稱為外光電效應(光電發(fā)射效 應); 基于外光電效應 的光電器件屬于光電 發(fā)射型器件, 發(fā)射型器件,有光電 光電倍增管等。 管、光電倍增管等。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光電倍增管工作原理圖
光電 陽極
K
光電 陰極
D1~D6光電 倍增極
(1)組成 光電陰極:由半導體材料銻-銫制造,入射光在它上面打出光電子。 光電陰極:由半導體材料銻-銫制造,入射光在它上面打出光電子。 光電倍增極:數(shù)目在4 14個不等 個不等。 光電倍增極:數(shù)目在4~14個不等。 光電陽極:收集電子,外電路形成電流輸出。 光電陽極:收集電子,外電路形成電流輸出。 在工作時,這些電極的電位是
逐級增高的。 在工作時,這些電極的電位是逐級增高的。
陰極K電位最低,陽極A電位最高。各電極之間保持上百伏的電壓差。 陰極 電位最低,陽極A電位最高。各電極之間保持上百伏的電壓差。 電位最低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光電倍增管工作原理圖
(2)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光電倍增極→ 光 → 陰極 → 光電倍增極→ 陽極 → 光電流 光線→光電陰極( 正電位作用)→ )→加速并打在第一倍增極 光線→光電陰極(D1正電位作用)→加速并打在第一倍增極D1上,產(chǎn)生二
次發(fā)射; 次發(fā)射; 的二次發(fā)射電子( 正電位作用)→ )→加速入射到電極 D1的二次發(fā)射電子(D2正電位作用)→加速入射到電極D2上; …這樣逐級前進,一直到達陽極A為止。由上述的工作過程可見,光電 這樣逐級前進, 為止。由上述的工作過程可見, 這樣逐級前進 流是逐級遞增的,因此光電倍增管具有很高的靈敏度。 流是逐級遞增的,因此光電倍增管具有很高的靈敏度。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特點:產(chǎn)生光電流,對光電流有放大作用。 特點:產(chǎn)生光電流,對光電流有放大作用。
如果在光電陰極上由于入射光的作用發(fā)射出一個電子, 如果在光電陰極上由于入射光的作用發(fā)射出一個電子,這個電子將被 第一倍增極的正電壓所加速而轟擊第一倍增極,設這時第一倍增極有σ 第一倍增極的正電壓所加速而轟擊第一倍增極,設這時第一倍增極有σ個 二次電子, 個電子又轟擊第二倍增極,而其產(chǎn)生的二次電子又增加σ 二次電子,這σ個電子又轟擊第二倍增極,而其產(chǎn)生的二次電子又增加σ 經(jīng)過n個倍增極后,原先的1個電子將變成σ 個電子, 倍,經(jīng)過n個倍增極后,原先的1個電子將變成σn個電子,這些電子最后被 陽極所收集而在光電陰極與陽極之間形成電流。 陽極所收集而在光電陰極與陽極之間形成電流。 構成倍增極材料的σ>1, 構成倍增極材料的σ>1,設σ=4,n=10,放大倍數(shù)為σ=410≈ 106 10,放大倍數(shù)為σ 可見,光電倍增管的放大倍數(shù)是很高的。 可見,光電倍增管的放大倍數(shù)是很高的。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2、內(nèi)光電效應
受光照物體(通常為半導體材料) 受光照物體(通常為半導體材料)電導率發(fā)生變化或產(chǎn) 生光電動勢的效應稱為內(nèi)光電效應。 生光電動勢的效應稱為內(nèi)光電效應。 內(nèi)光電效應按其工作原理分為兩種: 內(nèi)光電效應按其工作原理分為兩種:光電導效應和光 生伏特效應。 生伏特效應。
(1)光電導效應
原理: 原理:光 → 半導體 → 電子吸收能 電子-空穴對→ 量 → 躍遷 → 電子-空穴對→導電 性能→電阻值。 性能→電阻值。 基于這種效應的光電器件有光敏電 光電導型) 阻(光電導型)和反
向工作的光敏二極 光敏三極管(光電導結型) 管、光敏三極管(光電導結型)。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導帶 禁帶 價帶 半導體能帶圖
a.光敏電阻(光導管) a.光敏電阻(光導管) 光敏電阻
特點:靈敏度高,體積 特點:靈敏度高, 重量輕, 小,重量輕,光譜響應 范圍寬,機械強度高, 范圍寬,機械強度高, 耐沖擊和振動, 耐沖擊和振動,壽命長 等優(yōu)點。 等優(yōu)點。
原理:電阻器件,加直流偏壓,無極性 原理:電阻器件,加直流偏壓, 無光照---電子-空穴對很少---電阻大(暗電阻)---暗電流很小 ---電子 ---電阻大 無光照---電子-空穴對很少---電阻大(暗電阻)---暗電流很小 有光照---電子-空穴對增多---電阻小(亮電阻)---亮電流很大 ---電子 ---電阻小 有光照---電子-空穴對增多---電阻小(亮電阻)---亮電流很大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主要參數(shù): 主要參數(shù):
暗電流:光照時,通過光敏電阻的電流; 暗電流:光照時,通過光敏電阻的電流; 亮電流:有光照時,通過光敏電阻的電流; 亮電流:有光照時,通過光敏電阻的電流; 光電流=亮電流- 光電流=亮電流-暗電流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4. 基本特性
部分光敏元件的光譜特性 光譜特性 光照特性 伏安特性 頻率特性 溫度特性
光敏電阻的光譜特性是指光電流對不同波 長單色光的相對靈敏度。 長單色光的相對靈敏度。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部分光敏元件的光譜特性
光敏電阻的光譜特性是指光電流對不 同波長單色光的相對靈敏度。 同波長單色光的相對靈敏度。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光敏電阻的光照特性
光敏電阻的光照特性是指在一定的電壓 光電流I與光照強度E 下,光電流I與光照強度E的關系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光敏電阻的伏安特性
光敏電阻的伏安特性是指在一定強度的光 照下,光敏電阻的端電壓與光電流的關系。 照下,光敏電阻的端電壓與光電流的關系。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光敏電阻的頻率特性
頻率特性系指光敏電阻上的光電流對入 射光調(diào)制頻率的響應特性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硫光鉛光譜溫度特性
溫度特性系指光敏電阻工作特性受溫度的影響。 溫度特性系指光敏電阻工作特性受溫度的影響。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b.光敏二極管和光敏三極管 b.光敏二極管和光敏三極管
光敏管的工作原理與光敏電阻是相似的, 光敏管的工作原理與光敏電阻是相似的,其差別只是 光照在半導體結上而已。 光照在半導體結上而已。
(a)光敏二極管
(b)光敏三極管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2.光生伏特效應 2.光生伏特效應
光生伏特效應指半導體材料P 光生伏特效應指半導體材料P-N結受到光照后產(chǎn) 生一定方向的電動勢的效應。 生一定方向的電動勢的效應。因此光生伏特型光電器 件是自發(fā)電式的,屬有源器件。 件是自發(fā)電式的,屬有源器件。以可見光作光源的光 電池是常用的光生伏特型器件, 電池是常用的光生伏特型器件,硒和硅是光電池常用 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鍺。 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鍺。
硅光電池:在N型 硅光電池: 硅片上摻入P 硅片上摻入P型雜 質(zhì),形成一個大 面積的PN PN結 面積的PN結。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硅光電池光照特性
光電池在不同光照強度下, 光電池在不同光照強度下,有不同的光生電 勢或光生電流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四、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
由于光電測量方法靈活多樣,可測參數(shù)眾多, 由于光電測量方法靈活多樣,可測參數(shù)眾多, 又具有非接觸、高精度、高分辨率、 又具有非接觸、高精度、高分辨率、高可靠性和 響應快等優(yōu)點,加之激光光源、光柵、光學碼盤、 響應快等優(yōu)點,加之激光光源、光柵、光學碼盤、 CCD器件 光導纖維等的相繼出現(xiàn)和成功應用, 器件、 CCD器件、光導纖維等的相繼出現(xiàn)和成功應用, 使得光電傳感器在檢測和控制領域得到了廣泛的 應用。 應用。
按其接收狀態(tài)可分為模擬式光電傳感器和脈沖光電傳 感器。 感器。 光電傳感器在工業(yè)上的應用可歸納為吸收式、遮光式、 光電傳感器在工業(yè)上的應用可歸納為吸收式、遮光式、 反射式、輻射式四種基本形式。 反射式、輻射式四種基本形式。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下圖表明了四種形式的工作方式。 下圖表明了四種形式的工作方式。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下面舉一實例,說明光敏器件的具體應用。直射式光電轉 下面舉一實例,說明光敏器件的具體應用。 速傳感器的結構見下圖。 速傳感器的結構見下圖。
開孔圓盤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開孔圓盤上 有許多小孔, 有許多小孔,開孔圓盤 旋轉一周, 旋轉一周,光敏元件輸 出的電脈沖個數(shù)等于圓 盤的開孔數(shù),因此, 盤的開孔數(shù),因此,可 通過測量光敏元件輸出 的脈沖頻率, 的脈沖頻率,得知被測 轉速。 轉速。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直射式光電轉速傳感器
開孔圓盤
60 f n= r / min m
轉速; 式中n——轉速; 轉速 f——脈沖頻率; 脈沖頻率; 脈沖頻率 。m——圓盤開孔數(shù)。 圓盤開孔數(shù)。 圓盤開孔數(shù)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比色溫度計 :通過測量熱輻射體在兩個以上波長 的光譜輻射亮度之比來測量溫度的儀表。 的光譜輻射亮度之比來測量溫度的儀表。
被測對象經(jīng)物鏡1成像經(jīng)光欄3與光導棒4投射到分光鏡6 被測對象經(jīng)物鏡1成像經(jīng)光欄3與光導棒4投射到分光鏡6上,它使長波 紅外線)輻射線透過,而使短波(可見光)部分反射。 (
紅外線)輻射線透過,而使短波(可見光)部分反射。透過分光鏡的輻射 線再經(jīng)濾光片9將殘余的短波濾去, 后被紅外光電元件硅光電池10接收, 10接收 線再經(jīng)濾光片9將殘余的短波濾去,之后被紅外光電元件硅光電池10接收, 轉換成電量輸出;由分光鏡反射的短波輻射線經(jīng)濾波片7將長波濾去, 轉換成電量輸出;由分光鏡反射的短波輻射線經(jīng)濾波片7將長波濾去,而被 可見光硅光電池8接收, 可見光硅光電池8接收,轉換成與波長亮度成函數(shù)關系的電量輸出。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將這兩個電信號輸入自動平衡顯示紀錄儀進行比較得出光電信號比, 將這兩個電信號輸入自動平衡顯示紀錄儀進行比較得出光電信號比, 即可讀出被測對象的溫度值。 即可讀出被測對象的溫度值。 光欄3前的平行平面玻璃2將一部分光線反射到瞄準反射鏡5 光欄3前的平行平面玻璃2將一部分光線反射到瞄準反射鏡5上,在經(jīng) 反射鏡11 目鏡12和棱鏡13 11、 12和棱鏡13, 反射鏡11、目鏡12和棱鏡13,便能從觀察系統(tǒng)中看到被觀測對象的狀 以便校準儀器的位置。 態(tài),以便校準儀器的位置。
檢索范圍: |
關 鍵 字: |